寻味美食-福州鱼丸

福州鱼丸是富有福建福州地方特色的小吃之一。具有天然、营养、保健的美食特色。口感好,筋力佳,久煮不变质,松涨率好,色泽洁白玲珑晶亮,质嫩滑润清脆,富有弹性,味道鲜美,具有特殊的海鲜风味。

传说

古时候,闽江之畔有个渔民。一天,有位商人搭他的船南行经商,船出闽江口,进了大海,正遇台风袭击。船入港湾避风时,不幸触礁损坏。修船耽延了时间,粮断了,天天以鱼当饭。商人叹道:“天天有鱼,食之生厌。能不能换换别的口味?”船妇说:“船上粮已断,唯有薯粉一包。”心灵手巧的船妇便把刚钓到的一条大鳗鱼,去皮除刺,把鱼肉剁细,抹上薯粉,制成丸子,煮熟一尝别有风味。事后,这位商人回到福州,便在城里开设一家“七星小食店”,特聘这位船妇为厨师,独家经营“鱼丸汤”。开头,生意并不兴隆。一天,一位上京应考的举子路过此店就餐。店主热情款待,捧出鱼丸。举子食后,颇觉味道极美,便题赠一诗:

点点星斗布空稀,玉露甘香游客迷。南疆虽有千秋饮,难得七星沁诗脾。

店主将诗挂在店堂上,宾客齐来品尝。从此生意兴隆,小店日日春风。“七星鱼丸”也从此得名。

用料及营养

福州鱼丸是用鳗鱼肉、鲨鱼肉或用马鲛鱼肉剁蓉,加番薯粉(淀粉)搅拌均匀,再包以猪瘦肉或虾等馅制成的丸状食物。

福州鱼丸是以鱼肉做外皮的带馅丸子,选料精细,制作考究,皮薄均匀,色泽洁白晶亮,食之滑润清脆,汤汁荤香不腻。

福州鱼丸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碘、铁与多种维生素。做汤,热炒等。

做法

做法一

福州鱼丸的做法:

1.将草鱼去鳞、去皮、去腮、开膛,腹内腔一定要冲洗干净。把鱼肉剔下留净鱼肉备用。

2.将鱼肉剁碎,剁成肉泥,放入一只小盆里,加入一只蛋清,搅打;再加入一勺干淀粉不停搅打成细细的肉蓉。

3.五花肉剁碎,加入香葱碎、盐、油调和成馅料备用。

4.盛一勺肉蓉在手掌上摊开,中间放一块馅料,用手慢慢将鱼肉泥团拢起,在拇指与食指中间轻轻挤出一个光滑完整的鱼丸,用小匙舀起,放入装水的盆里,鱼丸就浮在水面了。

5.锅里放入清水,开锅后放入鱼丸,滴入几滴虾油,再次煮沸即可。[1]

做法二

1.鱼肉先用刀剁碎,然后加精盐,少量水,鸡蛋清。

2.朝一个方向一直打到粘稠,也就是变成胶状,加少量生粉,这个第一次最好慢慢来,先少加做一个尝试下。粉多了,没那么多鱼味,口感也不好。粉太少,包起来实在很困难,太稀。

3.猪肉加少量葱花,酱油,蛋清,花椒面,精盐,料酒,老抽搅拌均匀。

4.搓成一个个小圆球,然后表面撒一层生粉。

5.手上拿少许鱼胶,大拇指上下移动搓成圆球,把肉丸从旁边塞进去,搓2下,用汤匙取下,入烧热水的锅中煮。

6.煮好后放入碗中,加点精盐,撒上葱花即可。… Read the rest

从一碗花生汤开始,从一碗花生汤结束,感受闽南风味

在福州三坊七巷的一家老店,喝了一碗正宗的花生汤,自此、爱上这碗汤,爱上这座城市。

乘坐早上第一班飞机赶到福州,已经是十月中旬,北方已经呈现出一派深秋凋零的景象,而这里还是绿意盎然,鲜花盛开、欣欣向荣。

爱吃的本性无论走到哪儿都彰显无疑,我把酒店订在三坊七巷,方便自己吃吃喝喝的同时,又可以保证一个女生单独出门的安全。

我聪明吧?

这一趟下来估计要长胖几斤了,减肥?

我同事说:你什么时候没在减肥?!

是啊,我好像一直都在减肥,可是好像越减越肥

放下行李,换上一条清爽的裙子,打着伞(遮阳)、拎着一瓶水就出门了。

第一站,福州博物院。

为啥叫博物院不叫博物馆呢?

我问了度娘,好像也没太懂,回家再好好学习学习。

怎么这么热呢?

参观完博物院出来,按照手机电子地图的提示寻找公交车站,一路东张西望。

不知道你有没有体会过,当你在找路的时候会发现路特别长,目的地特别远,疲劳感特别强。

终于找到车站的时候,我筋疲力尽、一屁股坐在等车的长椅上、冲着车驶来的方向发呆。

多亏长椅结实,否则大概会被我坐坏了!

一个头发灰白的阿姨,一身运动休闲服,踩着一双轻便的布鞋,背着双肩包,脚步轻盈的走过来,轻轻的坐在我旁边——

唉,我老了,我真的是老了吗?

头发花白的老阿姨尚且身轻如燕,我这年岁居然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回到三坊七巷,看着两侧琳琅满目的各种小吃,居然有一种心花怒放的感觉。

这一刻,连脚步都感觉轻盈。

如果有水,我都要使一下凌波微步,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把整条街的美食查看一遍,选出自己喜欢的买下来,找一棵大榕树,在树下慢慢享受。

可是真的好热,我感觉自己有点走不动。

右手边有一家店,看上去很有年代感,且略带沧桑。

木门上面“花生汤”几个大字格外显眼。

花生汤是一道传统名点,属于闽菜系。主要食材有花生、鸡蛋、白糖等。花生仁酥烂不碎,入口即化,汤色乳白,甘甜爽口,清甜爽口,滋补润肺

花生汤呈乳白色,连花生也是白嫩嫩的。

喝一口汤,清凉润肺,甜而不腻。

吃几颗花生,软糯爽滑——

这简直颠覆了我对花生的认知,也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汗颜。

自此,福建之行,从一碗花生汤开始。亦步亦趋,到泉州、到漳州、到厦门,甚至到崇武的大岞村,也在菜市场里的一家早点铺,点了一碗花生汤,外加一块红糖糕——

都说吃甜食会让人心情愉快,我是看到好吃的就高兴,尤其是吃到自己意想不到的美食… Read the rest

寻味乡里丨福州鼎边糊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更是提醒着人们一天的开始,不同的地方有着花样繁多的早餐。像是兰州人的早餐是从一碗拉面开始的,陕西人的早餐是从一碗胡辣汤开始的,老北京的早餐是从一碗豆汁儿和油条开始的,长沙人的早餐是从一碗米粉开始的等等。在福建福州,大多数人的早餐是从一碗鲜香的锅边糊开始的。

说到锅边糊,很多人都不解,锅边糊是个什么吃的?这一点还得是老福州最懂得。锅边糊,又叫鼎边糊,是福州著名的风味小吃,成为福州地方的一种特殊标志。凡在福州生长或长期客居福州的人无不爱吃。离乡旅居海外的福州人在异国他乡一听见“鼎边糊”三字,也会感到好像是亲眼看到了家乡的“倩影”,成为恋祖爱乡的风味小吃。

传统的福州人家几乎家家都会做鼎边糊,每到中国农历立夏时节,福州市民与郊区的农民都要做鼎边糊“做夏”。因为立夏已进入农忙旺季,这一天煮鼎边糊,不仅是一家人吃饱吃好然后下田劳动,还要互赠左邻右舍一起品尝。像涮鼎边糊一样,“一涮就熟”,借以联络感情。

如今,鼎边糊小吃摊在福州的街头巷尾更处处可见,成为了福州人最爱的早餐选择,食品店里还有袋装“鼎边糊”出售,可以随时煮食。鼎边糊是用蚬子汁为汤,在锅里烧开取其鲜味,再把磨好的米浆沿着锅边一圈浇过去,米浆在锅边烫成干皮后用锅铲刮到汤里,加芹菜、葱、虾皮、香菇等作佐料,烧开后起锅就是一盆滚烫的“鼎边糊”了。

别小看这样一盆小小的鼎边糊,那来头和历史可是大着呢。清代郑东廓所著《福州风土诗》写道:“栀子花开燕初雏,余寒立夏尚堪虑,明目碗糕强足笋,旧蛏买煮锅边糊”,由此可以看出,锅边糊这道小吃在福州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说起鼎边糊的来历,还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

明朝嘉靖年间,福州沿海城乡常遭倭寇骚扰,戚继光带兵入闽剿倭寇,受到当地民众的拥戴与欢迎,老百姓经常送粮送食犒劳戚家军。有一天,戚家军到了福州南郊,当地乡民摆下八仙桌,主动送来大米、鱼肉、香菇、虾皮等,准备热热闹闹地招待凯旋的战士们。

就在此时,又有一股倭寇袭击,戚继光问清情况,马上集合队伍准备歼灭敌寇。老百姓一听着急了,无论如何也要让战士们吃了饭再去打仗。不知是谁灵机一动,将大米磨成浆,肉丝、蚬子、金针、木耳、蛏干、干贝等一股脑混煮成清汤,涮米浆于锅边,不消一刻钟,一锅又一锅的鼎边糊就出来了。众将士吃饱后奋勇上阵,把倭寇全部消灭。

400多年过去了,鼎边糊早已成了福州人心中的念想儿,吃上一碗鼎边糊,那才是家的味道。吃鼎边糊那是有技巧的,首先是汤水,现如今的鼎边糊,做法是没有什么变化,只是蚬子汤是决计寻不着了,有的只有浓浓味精汤。接着,是锅边的厚度,太厚或厚薄不均的锅边只能说明厨师的技术太差,太薄的锅边通常是找不到的,如果有,除了说明厨师的技术好,恐怕也说明了店家的小气咯。最后,就讲到配锅边的小食。单吃锅边,汤水多得未免有些空荡,不由想就点什么吃吃。比如常见的油条、蛎饼、罗卜糕等等,通通是在油锅里炸得金黄酥脆的。… Read the rest

潮汕糯米猪肠

糯米猪肠为广东潮州市地方特色传统民间小食,历史悠久。 糯米猪肠的取才考究,制法别致。需要用到的猪肠需是直径约为3-4厘米的猪肠中段,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还要用盐、食用纯碱等反复搓洗至干净无异味。里面的馅则要用生糯米放水中浸3小时,五花肉、水发香菇、虾米、莲。

糯米猪肠为潮州传统民间小食,历史悠久。
一种很特别的猪大肠食法。原料:猪大肠、糯米、盐、香料。做法:先洗净猪大肠和糯米,根据个人口味在糯米中加入适量的盐和香料,搅均匀;再把混了香料和盐的糯米塞进猪大肠里(糯米要适量,太多或太少都不好,以塞实涨猪肠为好),用针线或其他东西封住猪大肠两头,放进水中煮即可!
Read the rest

潮汕鸭母捻

说起“鸭母捻”,潮汕地区的人们几乎无人不知这种传统小吃。外出工作多年的陈斌16日对记者说,“‘鸭母捻’这个名字虽土气,可是却尤为亲切。对我们在外打拼的游子,哪怕听到这个名字都能感受到家乡的味道。”
“鸭母捻”据传源于清代,名字的由来取自它的形状,因制作好的成品“鸭母捻”在汤中像极了白色母鸭在水上漂浮戏水。捻字在潮汕话中的意思即是指鸭、鹅等禽类在水中上下游动的样子。
制作“鸭母捻”的原料是糯米粉,绿豆、花生、红豆、芋泥、芝麻糖、猪油、葱。味道精美的“鸭母捻”制作时讲究尊古法制,其中糯米粉的制法,要将糯米浸水一日夜,带水细磨,用布盛接,布下加压去掉渣,取细粉晒干备用,此法一直流传至今。
Read the rest

潮汕清心丸

在我们潮汕,有一碗糖水令游子念念不忘,只有在家乡才可以品尝到的糖水——“清心丸”为何称为“清心丸”呢?大约大多数潮汕人听到这样的问题,会笑着回答:因为吃了之后会清心(即开心的意思),大致是因为“清心丸”清甜爽口,具有清热消暑的作用,才被称为“清心丸”。

清心丸”是潮汕特有的小吃,其实就用煮沸的开水同淀粉一起调和揉搓至有弹性手感,然后切成约1厘米左右的小颗粒。夏天的时候,我们经常用绿豆畔与其搭配煮成甜汤,间中吃到的清心丸晶莹剔透,韧中带有弹性。在潮汕最初始的清心丸就是白色的,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生活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才有了这彩色的“清心丸”。五彩缤纷的看着都觉得好吃,有人就会认为,彩色的是不是色素来着,会不会不健康?其实不然,全部都是采用果蔬制做的,健康又好吃。

制做步骤

第一:准备好番薯粉

第二:水果和蔬菜打成汁待用

第三:烧一壶开水,一定要热的

第四:把果汁和开水一起倒入准备好的番薯粉里面然后揉和至一团

第五:捏成一小团一小团的,然后再把它搓成一条条的,接着就拿刀把它切成一粒粒的就好了

第六:煮的时候先把水煮开再把清心丸放下去,再放绿豆畔,煮熟后再下糖就OK了。

 … Read the rest

潮汕草粿

草粿是潮汕地区一款颇具地方特色的大众化小食。每年立夏之后,潮汕地区的大路旁、小巷口,便有卖草粿的小贩,或推着小车,或摆着小摊,一手执瓷碗,一手拿铲草粿的金属片,不停地“叮叮咚咚”敲着,以招徕生意,这个声音深深地刻在潮汕人的心中,在外的潮汕人一听草粿,就会浮现这个画面,耳边也仿佛传来“叮叮咚咚”的声音。

草粿具有清热解毒、退肠火的功效,所以草粿这小食十分惹人喜爱,每当人们经过卖草粿的小摊时,都喜欢停下来,吃一碗黑溜溜而爽滑清甜的草粿。

这是潮汕人最喜欢的夏天甜品之一。… Read the rest

潮州春饼

十月琼肌贵,吴侬制不同

匀平霜雪白,熨贴火炉红

薄本裁圆月,柔还卷细筒。

纷藏丝缕缕,馋嚼味融融

清代诗人蒋耀宗和范来宗在《咏春饼联句》诗中生动地描绘了春饼······

潮州春饼

相传清末潮州有一胡荣泉食店,长年经营糖葱薄饼。有一次,店家别出心裁地想出用萝卜和猪肉做馅,包后放入油锅炸。试验结果味道香美,很受欢迎。但苦于萝卜水分太多,春饼炸后不久便回软,店家又苦苦琢磨,终于创造了著名的潮州胡荣泉春饼。
潮州春饼是独具广东潮州特色小吃,又名潮州春卷。它呈长方形,金黄通透,皮薄似一层酥沙,外酥里嫩,味浓香郁,为人称道。馅有咸、甜两种,由用面粉制成的圆薄饼皮放上绿豆畔(潮州方言,即去皮绿豆片)、蒜头白(即生蒜前面白色部分,切成幼粒)、香菇、猪肉、鱼露等包成的,形状为约10厘米长的条状,炸至呈金黄金成即可食用。咬一口,满城春意,便在这酥脆之间。满满的春味融入唇齿,骨子间暖暖的春意悄然涌动。

Read the 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