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行政区划图

贵州省行政区划图插图

贵州位于云贵高原之上,地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贵州是古生物、古人类发源地之一,古时曾为夜郎国中心,少数民族众多,风情浓郁。

贵州,简称黔或贵,地处西南内陆地区腹地,位于云贵高原之上,是西南地区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众多,世居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满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18个民族。贵州地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重要生态屏障,苗岭是长江和珠江两流域分水岭。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山脉众多,重峦叠嶂,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娄山
贵州处于云贵高原东斜坡,地势西部高,向北、东、南三面倾斜,河流顺地势由西部、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分流。贵州的地貌类型有高原、山原、山地、丘陵、台地、盆地和河流阶地。贵州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贵州北部、中部和西部均有丹霞地貌分布,但以北部的赤水和习水分布最集中,发育最典型。贵州的河流均为山区雨源型河流,境内的河流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贵州属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区。最热月(7月)全省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为24℃~28℃.由于贵州属低纬度的亚热带地区,因此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5℃左右。贵州年均降水量为1000~1400毫米,是国内降雨较充沛的地区。贵州降雨虽多,但多夜雨,白天仍以多云天气为主。夜间下雨,减少了白天尘土的飞扬,使白天的空气更为清新,这是一个宜于旅游的降雨特征。总之,贵州气候的特点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夜雨较多,轻风拂面;气候复杂多样,垂直差异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旅游季节长,全年可游览。… Read the rest

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划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划图插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我国南部,是唯一沿海自治区,是中国唯一临海少数民族自治区、是中国走向东盟重要门户和前沿。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边疆,南濒北部湾,北、东、西三面分别与贵州、湖南、广东、云南四省相邻,西南与越南毗邻,陆界国境线长637千米。除了桂林山水、阳朔风光外,广西境内还有桂江上游与湘江之间秦代开凿的灵渠, 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此外,桂林漓江、桂平西山、花山风景区
行政区划——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9个地级市,在5个地区设立行政公署,其下又辖10个县级市、59个县、12个自治县。自治区首府为南宁市,柳州、梧州、桂林、北海、凭祥等为自治区主要城市。
广西的地势是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地形。西部是云贵高原的延伸部分,西部的平均高度显得比较突出,大部分在海拔1000~2000米之间。广西以山地为主,“八山一水一分田”为广西的地貌形态。低山、丘陵多是广西地形的特点。广西喀斯特地貌分布遍及83.9%的县份,面积约占自治区总面积的51%,是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发育典型的地区之一。所形成的独特景观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其中尤以桂林、阳朔附近最为典型,素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奇特风光闻名于世
广西别称“桂”、“八桂”。先秦时期,广西为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统一岭南,设置桂林、南海、象郡三个郡,广西的大部分地区属桂林郡所辖,故桂林郡之“桂”字后来演变成为广西的代称。广西自古盛产桂树,历代文人常以八桂咏喻广西。宋朝时,全国分为15路,广西地方称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广西之称由此开始。… Read the rest

海南省行政区划图

海南省行政区划图插图

海南位于我国最南端,古称琼崖和琼州,简称琼。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海洋最大省份,我国唯一全部处于热带省份,也是我国最大的热带作物产地。

海南省是我国最南的省份,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礁及周围的南海海域。海南目前已建成国家级风景区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3个,一级沙滩5个,二级沙滩14处,三级沙滩20处,作为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开发的山岭28处,奇石异洞旅游资源18处,江河湖泊旅游地21处,野生动植物基地21处,已开放的名胜古迹31处,社会民俗风情9处。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构成了以滨海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胜地。
海南行政区划:海南共有19个县、市:海口市、琼山市、文昌市、澄迈县、临高县、定安县、儋州市、屯昌县、琼海市、昌江县、白沙县、琼中县、万宁市、东方市、五指山市、保亭县、陵水县、三亚市、乐东县。
海南省是中国最小的陆地省、最大的海洋省、第二大岛,海岸线长1528千米。海南岛森林覆盖面积达51.5%,有五大热带原始森林:尖峰岭、五指山、坝王岭、吊罗山、黎母岭。五指山主峰海拔1867米,是海南岛最高峰,它是海南岛的象征。
海南古称珠崖、琼州、琼崖。西汉时已置珠崖郡;三国时,吴置珠崖郡;几经变革,到唐代,改为琼管郡,置崖州及儋振二郡,并增崖州治琼山县,后改为琼山郡。五代十国至清朝仍为琼州;民国初年改为广东琼崖道,后废道划为特别行政区;1950年4月全岛解放,1988年4月成立海南省人民政府,同期建立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Read the rest

广东省行政区划图

广东省行政区划图插图

广东省是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近代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因古地名广信之东,故名“广东”,因春秋战国时为百越之地,而简称粤。

广东省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广东旅游资源丰富,古代的历史遗迹,近代的历史名胜、革命纪念地,以及名山古寺、湖泊园林、温泉溶洞、岛屿海滩等遍布全省。广东有着独特的岭南民俗文化。游客可以品尝正宗粤菜、街头排挡的风味小吃,体会“食在广东”的内涵;游历珠江三角洲的乡镇,品味水乡风情;踏足珠海、深圳,体验广东兼容并收、不断进取的广博胸怀。
广东省行政区划广东省辖广州、深圳、珠海、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东莞、中山、江门、佛山、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等,全省辖65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4个县、3个自治县,合计122个县级行政区划。
广东省地理
广东地势北高南低,最高峰粤北的石坑崆
海拔1902米;东南则是曲折绵长的海岸线,总长4300千米,为中国之最。全省主要为山地,地形可分为粤北山地、粤西山地台地、粤东山地丘陵、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平原等五区。山地、丘陵约占2/3,平原、台地占1/3。珠江为省内第一大河,是中国四大河流之一。
广东省历史
广东历史渊源久远,距今13万年前就有“曲江马坝人”在此繁衍生息。相传古为百越(粤)之地,故简称粤。秦始皇统一中国,于始皇三十三年
(前214年)设置南海郡,治所在番禺(今广州)。汉属交州。三国属孙吴。唐代在今广东、广西建置岭南道。宋淳化四年(993年)更名广南道。元代设广东道。明代设广东道宣慰使司,后改为广东布政使司。清代设广东省,相沿至今。… Read the rest

福建省行政区划图

福建省行政区划图插图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简称闽。因境内有福州、建州两府,各取其首字而得名。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还是著名侨乡,境内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90%,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东濒东海,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两省最近处相距仅135千米。福建旅居世界各地的华侨很多,约占全国华侨人数的1/3,厦门和泉州为主要侨乡。福建省海域辽阔,海岸曲折漫长,港湾岛屿众多。福建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奇山秀水美不胜收,文物古迹遍布八闽。全省有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1处,9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处。泉州、福州、漳州、长汀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毗邻浙江、江西、广东,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也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全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丘陵占90%。海岸线长达3324千米,沿海岛屿1400多个,较大港湾22处,可建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00多个。
全省现辖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三明、南平、龙岩和宁德9个地级市,下设永安、邵武、漳平、福清、福安、宁德、石狮、武夷山、晋江、南安、建瓯、长乐、龙海、建阳、福鼎等15个县级市,23个市辖区和46个县(含金门)。
秦时在福建置闽中郡,汉初立闽越国。唐朝时先置福州都督府,后置福建经略使,始称福建。北宋置福建路,南宋设1府5州2军共8个同级行政机构,故又称“八闽”。明清置福建布政使司。辛亥革命后置福建省。1949年8月24成立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在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伊斯兰教等重要文化发源地和商贸集散地,福州、厦门曾被辟为全国五个通商口岸之一。… Read the rest

江西省行政区划图

江西省行政区划图插图

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在长江中下游南岸,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江西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省内最大、最长的河流——赣江,自南而北纵贯全省,故而江西简称为“赣”。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江西人才辈出,陶渊明、欧阳修、曾巩、王安石、朱熹、文天祥、宋应星、汤显祖、詹天佑等文学家、政治家、科学家若群星灿烂,光耀史册。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八一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的中心就在赣南的瑞金。
行政规划全省共设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宜春、上饶、吉安、抚州等11个地级市,10个县级市,70个县,19个市辖区。
江西省土地面积居华东各省市之首。境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绕有幕阜山脉、武夷山脉、怀玉山脉、九连山脉和九岭山脉,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赣江、抚河、信江、修河和饶河为江西五大河流。鄱阳湖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鸟栖息地。
秦时,赣地多为九江郡属。西汉初年设豫章郡,始有明确区划。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江西隶属江南西道,“江西”因而得名。元设11行省,江西为其一。明置江西省。新中国建立后,江西省界大致沿承前制。… Read the rest

湖南省行政区划图

湖南省行政区划图插图

湖南省位于我国中部、长江中游,因大部分区域处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南北而简称“湘”。

湖南省位于我国长江中游,全省境绝大部分都在洞庭湖以南,故称湖南;湘江贯穿省境南北,故简称湘。其东以幕阜、武功诸山系与江西交界;其西以云贵高原东缘连贵州;西北以武陵山脉毗邻重庆;其南枕南岭与广东、广西相邻,其北以滨湖平原

与湖北接壤。“三湘四水”是湖南的又一称谓。“三湘”因湘江流经永州时与“潇水
”、流经衡阳时与“蒸水”、入洞庭湖时与“沅水”相汇而得名,分别称“潇湘”“蒸湘”和“沅湘”;“四水”则指湘江、资江、沅江和澧水
湖南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气候条件比较优越。年平均气温16℃~18℃,冬季寒冷,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四季变化较为明显。适宜人居和农作物、绿色植物生长。

湖南地处中国东、西部地区的交汇点,北枕长江、南临广东。在这块土地上涌现了王夫之、谭嗣同、黄兴、宋教仁等一批历史人物,更诞生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恒等一大批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湖南省山水名胜闻名天下,有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中华民族始祖炎帝和舜帝的寝陵,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中国四大碑林之一的浯溪碑林以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张家界等。

行政区划

湖南省共辖13个地级市,即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邵阳、岳阳、常德、张家界、益阳、郴州、永州、怀化、娄底;1个自治州,即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共有65个县,7个自治县,16个县级市。

湖南省现行行政区域在周朝为荆州南境,春秋战国时期纳入楚国版图。秦统一中国后,湖南地区设置有黔中郡、长沙郡。隋朝时湖南省境设8郡:长沙郡、武陵郡、沅陵郡、澧阳郡、巴陵郡、衡山郡、桂阳郡、零陵郡。唐初改郡为州,太宗朝始设道,湖南分属山东南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广德二年(764年)又置湖南观察使,湖南之名自此始。

 … Read the rest

湖北省行政区划图

湖北省行政区划图插图

湖北,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境内湖泊密布、江河纵横,素有“千湖之省”之称,是楚文化发源地。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地处长江中游,文化沉淀丰厚、文物古迹众多。全省不可移动的文物点有1.5万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有武汉、荆州、襄樊、随州、钟祥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楚文化的杰出代表——屈原出生于秭归县,被誉为“东方第八奇迹”的编钟出土于随州擂鼓墩,以荆州古城、蒲圻赤壁、襄樊隆中、当阳长坂坡为代表的三国文化根基厚实,武当山道教建筑群及武术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

湖北省下设12个直辖市、1个自治州和1个林区。分别为:武汉市、黄石市、十堰市、荆州市、宜昌市、襄樊市、鄂州市、荆门市、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恩施土家族自治州、神农架林区。设有23个县级市和43个县,其中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为省直管县级市。

湖北东邻安徽,南接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北与河南毗邻。湖北省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有大小河流1193条,总长度达3.5万千米。在长江、汉江两岸的冲积平原上,分布着众多的大小湖泊,形成“江汉湖群”,是全国著名的淡水湖泊密集分布地区之一,故湖北又以“千湖之省” 著称

湖北省是古代楚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位列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楚三闾大夫屈原的《离骚》是我国诗坛上的千古绝唱。人们熟知的《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都是当时楚国的歌曲。全国重要的民间节日——端午节,就是楚地兴起传开的。西汉时,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州,湖北主要部分属荆州。北宋初年置荆湖北路,湖北之名就由此始。… Read the 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