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乡里丨福州夏天的那一碗“深情”-福州碗糕

“栀子花开燕初雏,余寒立夏尚堪虑,明目碗糕强足笋,旧蛏买煮锅边糊。”这是一首出自清代的福州风土诗,说的是福州立夏时节的传统习俗:吃碗糕煮锅边。

据说福州夏天吃碗糕煮锅边的习俗盛行于明末清初。

明朝嘉靖年间,戚继光带兵入闽剿倭,有一天来到福州南郊,老百姓正打算劳军时,突然遇到残敌骚扰,百姓急中生智,将磨好的米浆蒸成碗糕、煮成鼎边糊,众将士吃饱后一举歼灭残敌。后来福州的老百姓便有了夏天吃碗糕、锅边的习俗。在福州,每逢立夏,福州人便要“做夏”。“老福州”对立夏十分重视,”做夏“形式古今有所不同,古有啖李、吃笋;后来则演变成了现今的煮锅边、煎煎饼、炊碗糕。一家人吃好后便投入夏天的劳动,也可以送给邻居品尝,称为”送夏“,联络感情,体现了福州人”金厝边银乡里“的传统美德。民间还流传着立夏第一天吃碗糕能明目、吃春笋能劲足的说法,表达着人们对新节气的美好期待。在福州,每逢立夏,福州人便要“做夏”。“老福州”对立夏十分重视,”做夏“形式古今有所不同,古有啖李、吃笋;后来则演变成了现今的煮锅边、煎煎饼、炊碗糕。一家人吃好后便投入夏天的劳动,也可以送给邻居品尝,称为”送夏“,联络感情,体现了福州人”金厝边银乡里“的传统美德。民间还流传着立夏第一天吃碗糕能明目、吃春笋能劲足的说法,表达着人们对新节气的美好期待。

“碗糕“成为了传统福州人立夏必吃的小吃。这天巧妇们会在家中制作碗糕,不擅厨艺的也会出门买几块给老人小孩。这是某种约定俗成的传统,也是承载了一段记忆的过夏生活。民间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据说,它跟一个“孝子”有关。从前有一个失忆的老婆婆从家中出走。她辗转到一个海岛,总在海边游荡。她的儿子四处寻找,好不容易找到她,她却不认识他,也不肯跟她回家。孝子想了很多办法,连哄带扶把她“骗”回家。但她到了家门口,竟不肯进家门。孝子又费尽心思想了个办法,把“甜汤圆”粘在自家大门上,又蒸了又软又甜又蓬松的“碗糕”,还做了好吃的粽子等,这才把老母亲“哄进门”。小小的“碗糕“承载了儿女们对父母的深情眷恋。

制作碗糕的材料和工艺门槛较低。家家户户皆有的普通大米浸泡磨成米浆,加糖发酵后便可装碗撒点芝麻上蒸屉。过程简单,但是否蒸的漂亮还需掌握关键的发酵程序。蒸熟的碗糕会膨胀溢满整个碗,如果发酵和火候都拿捏的极好,顶部会自然开裂成三四瓣,犹如花朵开放,甚是好看。通体洁白蓬松,宛如破壳而出的棉花,一口下去唇齿生香,软润弹牙。

现在已经很少人会在家制作碗糕,但是老福州人对碗糕的喜爱却没有减少。一块吃进嘴里,过去所有的回忆,所有的故事又会涌上心头。这熟悉的味道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改变。最美的时光有铜铃般的欢笑,最好的夏天,也要有碗糕的清甜。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