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乡里丨香飘千里的闽清名菜——苍根千里香

山苍子根,天然野生的山珍,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只要取几小段的根,特殊的香味就充满整个房间。

闽清人习惯用它与肉类食品一起炖、蒸或煮,使肉味清香可口,尤其吸走了肉中的部分脂肪和有害物质,汤味清爽不油腻,尤其拿来炖猪肚是最香的。

苍根味性辛、温,具驱风散寒、温中理气等功效,常用於解除中暑、腹痛、劳倦乏力、产后瘀血等病症。福州地区的人们在劳动过后,身体乏力时,习惯炖煮一碗苍根千里香来解乏。

苍根千里香做法较简单,在闽清,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备上一大袋的苍根。家里买到猪蹄必定会做这道“苍根千里香”。

新鲜猪蹄洗净,砍成小段后焯水。山苍根洗净切段和猪蹄一起放入炖锅中,再加入目鱼干、干香菇、青红酒,慢火炖上1个小时,加点盐调味就可出锅了。

上桌的苍根千里香,隔老远就能闻到那特有的味道。猪蹄软糯不油腻,汤汁清爽而又有一股独特的异香,一口猪蹄,一口汤,舒爽惬意。

入秋了,来一碗苍根千里香,滋补又解乏。… Read the rest

寻味乡里丨福州人记忆里醉人的味道—醉糟鸡

福州第一批65道闽菜保护名录

传统名菜——醉糟鸡

以红糟作配料烹制菜肴,是福州菜的一大特色。红糟具有防腐去腥,增加香味、鲜味和调色的作用。用于菜肴上的有炝糟、拉糟、煎糟、醉糟、爆糟等十几种烹调方法。其中最负盛名的传统名菜有“淡糟香螺片”“醉糟鸡”。红糟是糯米饭、红曲酿酒后的糟粕,酒香浓,常用来烹鸡、猪肉,是福州菜的独门酱料。做法是将红曲、酒和煮过的糯米放进瓮里,拌匀,待其发酵,发酵时间之长短因气温而不同,天热时发酵较快,一般约十天至一个月,待汤汁出来即成;不添加任何人工色素、人工香料。

古藉及研究记载红糟有多种食疗功效。《本草拾遗》中有记:“主温中冷气,消食杀腥,去草菜毒,润皮肤,调脏腑”,《日华子本草》也载有“罯扑瘀血,浸洗冻疮,敷蛇、蜂叮毒。”《纲目》也说:“糟活血行经止痛,故治伤折有功。”可见酒糟之宝贵。

今天介绍的醉糟鸡是一道福州特有的传统名菜。用肥母鸡加红糟煮熟、醉糟而成。由于巧用到了“糟”,成为鸡肴中的佳品。醉糟鸡观之色泽淡红,闻之香味浓郁,食之骨头酥脆,肉质软嫩,味道醇香。

醉糟鸡是将小母鸡开水烫过后切块;锅内加油爆香姜片和蒜仁加入鸡块炒变色;加入老酒和酒糟翻炒,再加少许清水并调味后焖煮20分钟后成。此菜颜色诱人,醉香扑鼻,是老福州人最喜爱的一道传统家常菜。

福州人偏爱酒糟入菜,糟香与软嫩鸡肉的搭配,味道可谓一绝。酒糟是福州独一无二的味道,爱吃甜的福州人将酒糟融入了基因里,一碗酒糟散发着迷人香气,让寻常的日子也闪闪发光。一份微醺的醉香,是闽菜里不可复制的亮点,更是福州人一份难舍的家乡味,一份不忘的家常味。… Read the rest

寻味乡里丨海天蛏宴的美味—蛏煎

老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连江地处优渥,海鲜自然成为了老餮们的不二之选。

时下正是连江晓澳镇百胜缢蛏上市季,经过一整年休养生息,蛏子在黑泥里吸足养分,每只都长得肥肥嫩嫩、鲜美无比。

连江晓澳镇位处咸淡水交汇处,受冲击作用影响,这里的滩涂海水盐度适中,微生物富集度居全国海域前列,外加上镇里已有数百年的种蛏历史,出产的蛏子个大、壳薄,肉质甘甜肥美,营养价值极高,有“缢蛏之乡”的美誉。

随着海水退去,万亩滩涂迎来了一群寻“鲜”人,他们顶着烈日,艰难跋涉在没大腿的淤泥里挖缢蛏。

蛏要怎么吃?当地人一定会推荐这一道美味—蛏煎。

蛏子与香葱裹上鸡蛋液进锅,与油脂充分碰撞后,带出独特香气,把蛏的“鲜”味进行到底。

连江盛行在滩涂上”海田种蛏”,成就了这一道“蛏煎”美味。蛏煎做法简单,但是美味程度却非一般。将蛏洗净焯水去壳,蛏肉加入胡椒粉、料酒去腥,加入地瓜粉和蒜苗调成糊,锅内加油,待油温八成热时将蛏下锅煎,待地瓜粉变透明后在打入两个鸭蛋,用筷子将鸭蛋和蛏肉融合,待蛋液凝固就可出锅了。

一道满满都是蛏肉的蛏煎就做好了。… Read the rest

寻味乡里丨福州夏天的那一碗“深情”-福州碗糕

“栀子花开燕初雏,余寒立夏尚堪虑,明目碗糕强足笋,旧蛏买煮锅边糊。”这是一首出自清代的福州风土诗,说的是福州立夏时节的传统习俗:吃碗糕煮锅边。

据说福州夏天吃碗糕煮锅边的习俗盛行于明末清初。

明朝嘉靖年间,戚继光带兵入闽剿倭,有一天来到福州南郊,老百姓正打算劳军时,突然遇到残敌骚扰,百姓急中生智,将磨好的米浆蒸成碗糕、煮成鼎边糊,众将士吃饱后一举歼灭残敌。后来福州的老百姓便有了夏天吃碗糕、锅边的习俗。在福州,每逢立夏,福州人便要“做夏”。“老福州”对立夏十分重视,”做夏“形式古今有所不同,古有啖李、吃笋;后来则演变成了现今的煮锅边、煎煎饼、炊碗糕。一家人吃好后便投入夏天的劳动,也可以送给邻居品尝,称为”送夏“,联络感情,体现了福州人”金厝边银乡里“的传统美德。民间还流传着立夏第一天吃碗糕能明目、吃春笋能劲足的说法,表达着人们对新节气的美好期待。在福州,每逢立夏,福州人便要“做夏”。“老福州”对立夏十分重视,”做夏“形式古今有所不同,古有啖李、吃笋;后来则演变成了现今的煮锅边、煎煎饼、炊碗糕。一家人吃好后便投入夏天的劳动,也可以送给邻居品尝,称为”送夏“,联络感情,体现了福州人”金厝边银乡里“的传统美德。民间还流传着立夏第一天吃碗糕能明目、吃春笋能劲足的说法,表达着人们对新节气的美好期待。

“碗糕“成为了传统福州人立夏必吃的小吃。这天巧妇们会在家中制作碗糕,不擅厨艺的也会出门买几块给老人小孩。这是某种约定俗成的传统,也是承载了一段记忆的过夏生活。民间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据说,它跟一个“孝子”有关。从前有一个失忆的老婆婆从家中出走。她辗转到一个海岛,总在海边游荡。她的儿子四处寻找,好不容易找到她,她却不认识他,也不肯跟她回家。孝子想了很多办法,连哄带扶把她“骗”回家。但她到了家门口,竟不肯进家门。孝子又费尽心思想了个办法,把“甜汤圆”粘在自家大门上,又蒸了又软又甜又蓬松的“碗糕”,还做了好吃的粽子等,这才把老母亲“哄进门”。小小的“碗糕“承载了儿女们对父母的深情眷恋。

制作碗糕的材料和工艺门槛较低。家家户户皆有的普通大米浸泡磨成米浆,加糖发酵后便可装碗撒点芝麻上蒸屉。过程简单,但是否蒸的漂亮还需掌握关键的发酵程序。蒸熟的碗糕会膨胀溢满整个碗,如果发酵和火候都拿捏的极好,顶部会自然开裂成三四瓣,犹如花朵开放,甚是好看。通体洁白蓬松,宛如破壳而出的棉花,一口下去唇齿生香,软润弹牙。

现在已经很少人会在家制作碗糕,但是老福州人对碗糕的喜爱却没有减少。一块吃进嘴里,过去所有的回忆,所有的故事又会涌上心头。这熟悉的味道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改变。最美的时光有铜铃般的欢笑,最好的夏天,也要有碗糕的清甜。… Read the rest

寻味乡里丨记忆中的味道—福州菜头粿

福州的“粿”多始于时令,有不时不食的说法。年关时节,妇人们要忙碌起来做糖粿、肉丸;清明时节,采菠菠草,采艾叶做菠菠粿来祭祀先祖;夏季来临之际,会做消暑爽口的尾梨糕、绿豆粿;芋头收成时会将芋头做成芋粿;重阳节时会做上九重粿来一家老小分食。年纪渐长的我们现在以难能看到如此场景了。

今天介绍的“菜头粿”是萝卜糕的福州话说法。福州人从来不说“萝卜”,总是称萝卜为“菜头”。菜头粿是用鲜嫩的萝卜刨成细丝,掺和米浆炊成的。记忆中,每逢年节,家里人口众多的,有大锅灶的人家都会磨上米浆,清洗蒸笼,忙着蒸菜头粿,供孩子们和客人享用。菜头粿,一般只煎不炸,由于萝卜特有的滋味,不像年糕那样粘牙,所以特别受孩子们喜爱。

美食家林语堂先生曾讲述:“故乡的晚餐桌上,经常有一盘热气腾腾、香味扑鼻刚出锅的萝卜糕,那是他一辈子念念不忘的吃食。”足见菜头粿之美味,令人难忘。现已成为成为众多人的美味记忆。

菜头粿的关键在于萝卜,刨丝的萝卜让炊出的菜头粿软糯中带着清爽。做菜头粿首选本地的新鲜萝卜,手工刨丝,渗出的萝卜汁水也加进米浆,让菜头粿咸中带些清甜。选用口感更具韧性的早稻米磨浆,加入煮熟的萝卜丝和萝卜汤并搅拌均匀后上蒸笼蒸。具有福州味的菜头粿一般还会添加小茴香、虾米、紫菜和肥肉丁。蒸好的菜头粿白嫩中能看出萝卜丝纹理,切片油炸后表皮微微起酥皮,咬一口,外酥内软,鲜香爽口。

如今,有自己做菜头粿的家庭已经很少了,想要吃到菜头粿只能去超市买。还依稀记得小时候的街头巷尾还有推着自行车,后架上放置蒸笼的小贩,论斤叫卖菜头粿和芋头粿的,比起面包蛋糕更显实惠,深得群众喜爱。菜头粿,一款具有浓郁乡土味的美食,深深印刻在了老福州人的味道记忆中。… Read the rest

寻味乡里丨福鼎小吃—福鼎肉片

福鼎肉片因取料精,工艺巧,味独特,深得全国各地人们称赞,甚至把肉片卖到美国,食客们也是络绎不绝。肉片的“片”字,来得十分传神,别处叫肉丸、肉滑、肉圆,唯独福鼎人叫“片”。所谓的“片”,就是厨师用调羹、竹片等工具,一片片地将毡板上的肉泥刮飞入汤锅的动作。

关于福鼎肉片的由来有段动人的故事。在明朝初期,南京丹徒县城郊村有位勤恳的青年叫吴旺三,他与邻村一位苏姓姑娘情投意合,渐有嫁娶之意。

可不巧的是,当吴旺三托媒说亲时,却遇一名叫董七的大户子弟同时求娶。为解决这一相争局面,苏姑娘从两家送来的猪脚上各取下一斤瘦肉,要两个人现场做出一道菜来招待在场宾客,若谁完成得好,她便嫁给谁。董七二话不说,将瘦肉切成丁,煮了一锅肉粥。

但吴旺三并不畏惧,他灵机一动,别出心裁地将瘦肉剁碎,和上家常淀粉,再用手揪成一小块放在水中煮熟。在场宾客对这种新食物赞不绝口,事后人们问吴旺三这美味叫什么名字,吴旺三想了想说,叫肉圆,只因它圆了他的婚事。后来,吴旺三不幸早逝,苏氏为避战乱携子迁居到西阳,肉圆的做法也从苏氏手中代代传承下来,由于当地圆与丸的音相同,渐渐地人们便称之为肉丸,又称肉片。福鼎肉片制作考究。首先,肉最好要取猪的后腿瘦肉,这样做出来的肉片才会松而韧,口感特别好,其他的瘦肉品质则要次得多。其次,传统的制作工具是木锤,把肉切成小块后一锤一锤地打,直到用手摸上去没有明显的肉粒感。将肉泥和调味料以及藕粉、地瓜粉混合,连续捶打30~40分钟,混合过程中,需要用手不停地揉搓,直到材料完全融合。这样做出来的肉片,吃到嘴里Q弹爽滑,又不失嚼劲,再加上酸辣汤的完美融合,真是白吃不厌。对于每一个福鼎人来说,福鼎肉片是他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样美食。这一碗福鼎肉片,酸辣可口,Q弹润滑,是小时候爱的味道,是一份属于福鼎的味道,也是外地游子思念的家乡味道。… Read the rest

寻味乡里丨一碗拗九粥,甜到心里间

福州第一批65道闽菜保护名录

传统小吃——拗九粥

九九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感恩敬老节日,在福州地区却有一个非常有地域特色的敬老节日,俗称“拗九节”。农历正月廿九,福州民间称正月初九为上九,十九为中九,廿九为后九,故此节又称“后九节”。

这天清晨,家家户户都要煮“拗九粥”,用来祭祖或是馈赠长辈。福州习俗:凡已出嫁的女儿,在拗九节这天,必定会送拗九粥回家探望父母与尊长者。以前盛拗九粥的容器,是用面积较大的海碗或小钵,粥面上用花生或红枣等排成“福”字或“寿”字图案,以表祝福之意,再佐以猪脚等美食,藉表孝心,叫做“孝顺粥”、“孝子粥”,这一行为称为“掼九”;已分家另过的儿子也应“掼九”。届时,父母以自制拗九粥回赠子女。若父母或尊长者岁数逢九或九的倍数的,还要加送线面和鸭蛋。

“拗九节”来源于“目连救母”的传说。据传,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其母生前悍恶,死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他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均被看守的狱卒给吃掉了。

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后,再洒一把黑芝麻送去给母亲,看守狱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问道:“这是什么?”目连随口答道:“这是拗垢粥。”(福州话“九”与“垢”谐音)看守信以为真,认为这粥很脏,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连母亲的手中。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民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称为“上九”,十九称为“中九”,廿九称为“后九”,所以这粥便叫“后九粥”。以后又以粥的颜色拗黑,叫“拗九粥”,以目连孝顺母亲,又叫“孝九粥”。不管是正月廿十九,还是二十九岁,都是目连的母亲落难的年月,于是福州人认为逢九就犯忌,认为“九”是厄难的岁月,所以,凡逢“九”岁数的人要吃太平面,出嫁的女儿,也要给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平安、健康。

煮“拗九粥”有讲究得,要经过四道工序,需要备齐糯米、红枣、葡萄干、桂圆干、莲子、花生、荸荠、红糖板等8种材料。这样煮的粥色、香、营养一应俱全。

将糯米浸泡30分钟,莲子、花生各用清水浸泡1小时;将浸泡过的糯米用手捞起,重新淘洗后放置小蒸笼里,用旺火蒸10分钟后,加上适量的水,并将事先准备好的红枣、葡萄干、桂圆干、莲子、花生、荸荠一同放入锅内,均匀搅拌,再用旺火煮五分钟;待糯米开始呈现出黏性时,放入红糖,此时应使用慢火煮3分钟;红糖在糯米饭中充分溶解后,用饭勺轻轻搅拌,糯米饭颜色变红,即可关火。这样,一碗浓情孝顺粥就煮成了。

子女为父母送粥是孝,常回家陪伴父母更是孝。这一碗甜甜的“拗九粥”转递着人们尊老、敬老、生活和顺的美好愿望。… Read the rest

寻味乡里丨简单的拌面,记忆的味道

福州拌面,这个简单的闽菜面食,是福州人难以忘怀的味道。简单的调料、简单的面条,饱含了福州人对极简主义的追求。

在福建,拌面常用花生酱,因单独吃比较腻,因此更常与扁肉搭配使用,因此福建人将拌面和扁肉置于同一个位置上,所以拌面+扁肉的搭配成为“情侣套餐”小吃而存在。

拌面早在宋朝就出现,据《东京梦华录》《梦梁录》《武林旧事》等书就有混合酱汁、肉的拌肉面。拌面发展历史悠久,从最初的简单拌面演化到今天,在不同的地域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拌面。在福建各地,大多数人是在拌面的陪伴下长大,特别是在早晨,来一碗热乎乎的拌面,开启美好的一天。

福州拌面具有香味浓,色泽鲜,口味咸甜,油而不腻的特质而征服了福州人的味蕾。 区别于兰州拉面的筋道、山西刀削面的粗犷、北京炸酱面的香甜,福州拌面更显安静,只需简单的花生酱、蒜泥、酱油等简单调味,点点葱花点缀,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拌面就呈现在面前。

传统的福州拌面讲究用料,在制作拌面的原料中添加了鸭蛋蛋清,久煮不粘糊,吃起来特别有劲道。拌面用以花生酱、猪油、酱油、葱花作调料。拌好的面油香扑鼻,吃上一口,唇齿留香。

福州拌面,多少福州人从小吃到大,对它的偏爱谁也无法取代,简简单单的拌面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福州人。多少年都不曾改变的味道,又浓缩了多少福州人的记忆。… Read the rest